农村自建房一般建在农村宅基地上农村自建房,土地所有权属于集体所有,只有集体组织成员才有宅基地使用权。宅基地上的不动产不得转让给非集体成员的第三方,只能在集体成员内部转让置换。农民向城镇居民买卖房屋,不受法律承认和保护。
1、农村房地产有什么特点?
农村房地产是指个人在农村宅基地上建造的自住房屋。要了解我国农村房地产的产权性质,首先要了解宅基地的性质。
我国的土地所有制是双重制度结构,即土地国有所有制和集体土地所有制。其中,用于建房的土地因权属不同分为建设用地和宅基地。建设用地属于国家所有,宅基地属于集体所有。
房屋产权包括房屋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使用建设用地需缴纳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在建设用地上建造的商品房的权属永久有效,而土地使用权根据有关法律规定有40年、50年和70年不等。
农村房地产建在宅基地上,宅基地的所有权属于集体,村民只有宅基地的使用权。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具有福利性质。也就是说,农村村民基本免费或很少缴纳宅基地使用权;
2.农村宅基地使用权主体为特定农村居民。即属于集体经济组织特定成员,农村集体组织以外的人员不能申请取得宅基地使用权;
3.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有限。也就是说,宅基地原则上只能由有权使用宅基地的人使用宅基地建造供其居住和使用的房屋及附属设施,不得将宅基地使用权转让他人。转让或转售。
2.房产可以卖吗?
农村房产可以买卖,但不能随意。
1、农村房产可以买卖吗?
农村房地产不得转让或出售给非集体成员的第三方,只能在集体成员内部转换置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以下简称《土地法》),农村宅基地属于集体所有,村民只有宅基地使用权。农民向城镇居民出售房屋不受法律承认和保护,即无法办理房产证等合法手续。农村宅基地属于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只有集体组织成员才有宅基地使用权。
农村房屋买卖的卖方一般是农村集体组织的村民,买方只能是集体组织的成员。集体组织内部成员具体情况分为三种:
1、业主拥有宅基地农村自建房,符合国家宅基地标准;
2.已有宅基地,但尚未达到国家标准的;
3.已在集体组织落户,但未分配到宅基地的。
《土地法》规定,农村村民出售、出租房屋后,申请宅基地不予批准。一个农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因此,已经拥有宅基地且符合国家标准的村民,不能按规定获得新宅基地。
2、农村房产证有哪些?
目前,大部分农村房产没有房产证,但有《集体土地使用证》,即宅基地证。宅基地证是农村村民依法拥有房屋和土地的权利凭证,可以在集体成员之间流转。
我国农村合作化后,农村村民向集体组织申请在集体土地上建房建房,集体报区人民政府批准后,向区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集体土地使用权登记。并由区人民政府颁发《集体土地使用证》。
3、农村房产出售后,宅基地证如何变更?
农村房产在集体成员内部流转后,宅基地证信息可以按规定变更。
一、基本条件的变化
申请人账号必须在群内;
申请人的账户必须是农业账户;
申请人及其家庭成员不得持有宅基地使用证。
2.变更手续
证件审核——情况调查——尺寸测量——填写报告——报批——发证。
3. 所需资料
户口本、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当地派出所出具的证明;
一份申请书和一份委托书;
宅基地使用权登记表;
土地登记证原件和原宅基地使用证原件两份。
本文由图纸大全网www.tuzhidaquan.cn整理发布,转载请标明出处。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