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甩掉“低价”的诱惑,再“低开高走”;建筑和材料的质量或高或低,改变“挖洞”的方式来赚钱
家装行业棘手:“低价全包”变“加价全包”
近年来,家装市场发展日趋成熟,以往的“公路游击队”逐渐被家装企业和建材市场所取代。不过,记者走访北京家装市场发现,家装行业依然“深沉”。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不少商家玩起了“价格游戏”,先是“低价”诱惑,后是“低开高走”,或者在品质上千方百计“降本”,使得消费者苦不堪言。
涨价的方式有很多种
“全包5.6万元”、“全屋精装6.8万元”、“5.8万元提包入住”……近日,记者以客户身份走访北京多家家装市场发现,“低价“包罗万象”几乎是所有的装修公司。销售人员常用的口头禅。
多家装修公司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这些装修套餐包括地砖、墙砖、墙面处理、卫浴四件套、吊顶、角线等各种材料和人工,价格非常实惠。然而,记者采访发现,这些看似优惠的“低价套餐”往往难以实现。
张先生在北京天通苑南区有一套60平米的老房子,打算今年装修成婚房。在咨询了3家装修公司后装修房子全包价格,张先生选择了4万元的全包简易装修方案。但装修开始后,张先生发现4万元不够。
“今天说要加硬件,明天说要加指点,不加钱就不能开工,但这些费用在会议上从来没有提过。”开始。” 张先生告诉记者,房子的装修一共花了将近5万元。比报价高出近万元。
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一些打着“包罗万象”旗号的装修公司,为了压低报价,会先故意删掉一些项目。在施工过程中,他们以各种原因增加成本,消费者往往别无选择,导致最终实际装修成本远高于最初的报价。
除了装修企业,建材、家具行业也存在后期涨价的问题。赵女士今年在北京市劲松二区买了一套二手房,需要装修。前几天买瓷砖的经历,至今还让她气愤不已。“瓷砖要一万多块钱,我买的时候没说要加运费,但下楼的时候,送货员抬高了地板的价格,说因为没有电梯,搬到楼上会花费更多。”
住在一楼的王先生万万没想到,自己也会遇到瓷砖“进门难”的问题。“我家住一楼,因为房子有地下室,离一楼只有十几步,外卖员说按远近收费。” 到了单位门口,就是‘送货上门’,如果送到里面,就要收‘上楼费’。”
有很多方法可以减少成分和材料
在不法企业的“小算盘”中,除了价格上的“加法”,还有质量上的“减法”。
“装修公司和工头给的报价只是简单的写了需要什么材料,并没有具体说明是什么牌子、什么规格。” 来自北京的李先生向记者展示了他遇到的装修“陷阱”。记者在装修公司给李先生的报价中看到,只用了一些含糊的表述:柜体柜框大芯板、实木封边、水泥、刷界面剂、纸面石膏板覆盖。
在现实中,这些材料的品牌、型号、规格千差万别装修房子全包价格,质量和价格的差距也很大。一位建材老板告诉记者,同一品牌的同类型材料也会分为一等品和二等品,不同品牌和档次的材料价格和质量都不一样。
从事家装工程多年的刘师傅向记者透露,一些装修公司为了牟利,利用业主对装修材料和工艺的不了解,偷工减料,以次充好,换取相应的利润。施工过程中的利润。
“报价使用的是品牌装修材料,但使用的是品牌最低档次的材料或一些杂牌;标准施工时,在抹腻子时应贴一层格子布,以减少墙面开裂的可能性,但也有一些装修公司吸引客户下单,然后转身把工程承包给一些小装修团队,质量很难保证。” 刘师傅说。
有些商家赚钱的方式非常简单粗暴。马先生买柜子的时候花了很多钱。“我家不包括吊顶高度是2.3米,我买的柜子高度是2.1米,我想做吊顶,销售人员建议我做特殊定制,把顶柜做大一点。”加收8000元。” 马先生说,做完后贴上了顶,但柜子的尺寸没变,商家只是把底柜抬高了20厘米。
口头承诺难以兑现
有些公司为了吸引顾客购买建材或家具,在签单前会给顾客一些口头承诺,后来却以各种理由拒绝兑现。
“我的卫生间墙面用了两种瓷砖,想做‘渐变色’,这两种瓷砖价格不一样,去店里的时候,销售人员说怕不行够了,所以要多带几块砖,价格高,先付钱,以后多退少补。没想到高价的货都发货了高价,他们说低价没货。” 回忆起几个月前的装修经历,王先生大呼自己上当了,“不是专业人士根本防不来,这里面的花样太多了。”
赵女士也遇到过公司类似的口头承诺。“家装需要做厨房墙面的地砖,需要20×20的小砖,我买了80×80的地砖,需要切割成20×20的,买的时候,销售人员答应了帮忙砍的,可以退的,结果有一堆没用的砖,他们说砍的砖不能退。
瓷砖销售员解释说:“我们本来可以把大块砖送上门,她自己找工人切割,没用完的整块砖自然可以退,但我们切割了就寄过来了,怎么退呢?”他们?” 王女士无奈摇头:“业务员接待我的时候很诚恳,一次叫一个姐姐,骗我付全款,让他们多赚取切割费。我去买建材。”以后,二话不说我再全款还。” (周毅)
本文由图纸大全网www.tuzhidaquan.cn整理发布,转载请标明出处。

暂无评论内容